小弟還沒有回去,所以還沒有辦法抓檔案下來聽,
不過有一點我要補充的是,我們在比對音軌的時候如果直接把兩個檔案作 FC 比對,
很容易誤判,因為如果是不同光碟機抓軌,會有不同的 offset,
而 FC 無法判斷 offset,skip 掉開頭不同的部分,搜尋相同一致的區塊,
從一致點才開始比對,
所以可能兩個檔案其實一樣,只是開頭因為 offset 的關係資料沒有對齊,
從一致點開始後面的資料就其實完全一樣,而 FC 就沒有辦法作這樣的判斷,
只會從檔案的開頭一直比對下去,當然沒有一個 sample 是對齊的,
這樣就會造成誤判。
而即使是同一台光碟機抓軌,有相同的 offset,但是也有可能兩片光碟的內容還是幾乎一樣,
但是母帶製版的時候有 offset,所以其中一片的開頭多出了一點 sample,
但是 skip 掉這些 sample,後面的資料還是完全一樣,
這種情況用 FC 也會誤判。
有軟體專門做音軌的比對,他會搜尋一定數量的 sample,比對兩個音軌的區塊,
從找到的一致點開始下去比對,這樣就能減少上述的誤判的機率。
但是我還是遇過有台壓片和美版片相差非常多的 offset,
開頭差了好幾秒,後面就都完全一樣,
遇到這種 offset 很大的版本,這種比對軟體還是會誤判,
要用 wave 編輯軟體,開波形視窗,用肉眼判斷一致點,
手動刪除前面偏移的部分,然後再做比對,
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再來就是兩個音軌確實有不一樣,但是差異非常非常小,
每一個 sample 相差在 +-1~+-2 之間,
這可能有兩種原因,第一種是因為兩個版本製作的時候有不同 DC offset,
第二種是兩個版本用不同的 dithering amount 或者 noise shaping 演算法,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麼聽起來可能會有差異,不過這個差異會非常非常小,
不會帶給人很大的音質提升的印象。
最後一種情況就是真的有 remastering,那麼當然聽起來差異就會非常非常的大了,
以前在
這個討論串裡面討論過 SHM-CD 有無重新 remastering 對音質的影響很大,
所以這個測試雖然無法比較 Blu-spec CD 和普通 CD 材質對音質的影響,
不過還是可以判斷 $ONY 有無良心將舊版重新 remastering,
還是只是舊瓶新裝趁這股 XXX-CD 的風潮出來再撈一筆
![吐舌頭 :P](./images/smilies/icon_smile_tongue.gif)
另外,不同的 remastering 的聲音表現方式的改變,也會帶來對音樂詮釋意義的解讀的不同,
尤其在細膩敏感的古典音樂更是如此,藉由比對不同版本的差異,
可以加深我們對音樂內在意義和外在表現方式的連結和認識,
所以版本比較無論何時都是很有意義的活動,我個人最喜歡做版本比較了
所以即使無法比較實體 CD 的材質,這個測試還是具有很多方面的意義,
大家不妨一起來做做看,應該會蠻有趣的
![微笑 :)](./images/smilies/icon_smile.gif)